|
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宫达非(中)、中共中央宣传部原部长朱厚泽(左)和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孙长江(右)1996年夏在广东省湛江南三岛。 陈济华/摄
我心目中的外交家宫达非
陈济华
2000年的初夏,正当五月的鲜花开遍京城时,我国杰出的外交家宫达非先生终于驾鹤西去。消息传来,令我悲伤不已!我万万没有想到,一位心仪已久、一生纵横外交政坛四十五载的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就这样了无声色的离我远去了。如今,在春暖花开时节,我手捧与宫老合影的照片,反复细细端详,每当看到他温和、慈善的面容,我的思绪万千,仿佛又回到了我与宫老交往的生动场景。
从我认识宫老的那一天起,他给我的印象是那样的平易近人,他温和而平缓的语调,散发出诱人的光彩,他那儒家风范的端庄举止,无不凝聚着一位智者纵横驰骋的滔滔大略。这就是宫老最初给我留下的印象。
宫老很健谈,每次与我见面交谈,都满面春风,面戴笑容,而且在亲切的交谈中,他向我讲起了他戎马一生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宫达非1917年3月生于山东省莱阳县万第镇后瓦马村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1934年,宫老毕业于省立烟台中学,并从学生时期起,就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参加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参加共产党,并参加胶东抗日游击队,后改编为八路军胶东五支队。1938年至1939年秋,先后在五支队政治部任组织干事、宣传干事、胶东军政干部学校宣传科长。1940年至1949年,先后在中共山东分局报、鲁中大众报、鲁中南报任社长兼总编辑,兼任新华社鲁中分社、鲁中南分社社长、总编辑。1950年新中国建立后,调国务院外交部工作。先后在驻缅甸、摩洛哥大使馆任一等秘书、政务参赞、代办;在驻伊拉克、扎伊尔大使馆任大使。此后,宫达非在外交部先后任非洲司专员、非洲司及亚非司副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兼办公厅主任、外交部副部长、外交部顾问。1971年,作为中国代表赴科威特谈判两国建交。在任副外长期间,宫老主管外交部办公厅和非洲地区事务。1981年,宫老出访喀麦隆、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并陪同赵紫阳总理访问非洲十国。1983年,宫达非对新建交的安哥拉进行友好工作访问,同时访问了加蓬和刚果(布),以中国政府特使的身份赴马尔代夫参加加尧姆总统的就职典礼,并顺道访问斯里兰卡;同年11月,宫老在新德里同印度官员举行两国边界第四轮会谈;次年四月,又代表中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中印边界会谈联合公报。1984年,宫达非陪同李先念主席访问欧亚六国;同年7月,宫老又率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第二次援助非洲难民国际会议。1988年,宫达非任中国非洲友好协会会长……
我真想不到,一位平凡的老人,竟有如此不平凡的经历!而当在他的口中道出时,却是那样的平淡如常。宫老啊,您早已把一生的追求和成功融入到民族的解放、时代和人民的需求之中去了。
宫老告诉我,他的家乡山东省莱阳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鱼米之乡。莱阳地处黄海的胶东半岛腹地,得天时地利之优势,至今仍是山东省最富庶和发达的地区之一。少年的宫达非自小就具有闯荡世界的激情和抱负,虽然家道中落对他打击很大,但也促使这位农家子弟下定决心勇敢地闯荡天下,他要争当成为一名革命的外交官。宫达非深受斯诺的《西行漫记》、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和邹韬奋创办的《生活周刊》等进步书刊的影响,决心投笔从戎。1937年,正当抗日烽火漫遍中华大地的时刻,宫达非终于跨出了人生历史性的一步,到延安找到了党,勇敢地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中去。
新中国成立以后,宫达非是最早从地方奉调入京的干部。他于1950年7月奉命抵达北京,被派往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在他的山东老乡姚仲明大使麾下任一等秘书。但有谁想到, 就是从那时起,宫达非从官方到民间,从国外到国内,在外交领域里整整奋斗了四十五个春秋。在担任驻外使节及长期从事外交工作期间,他依据党和国家的外交路线,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为中央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宫达非原名宫世勋,参加革命后,他为寄托抱负,改名为“达非”。关于这次改名,宫老向我坦陈了他当时的心迹。
少年宫达非,是个聪明、勤奋而又善于思考的孩子,思想奔放,敢于接受新生事物,虽然在探索前进中有过彷徨与苦恼,但却不失对追求真理的信心和勇气。他尤其欣赏俄罗斯大文豪高尔基的一句至理名言:“我来到这个世界就是要否定这个世界”!为此,他树立远大志向,要以推翻旧世界为己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礼记·大学》里的一句注释。简言之,“致知”和“格物”,就是究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真知,宫达非深明朱氏的考释之义,他认为,只有“穷其非”,方能“知其知”。这便是宫达非改名的缘由。有不少人注意到宫达非这个名字,其中也有不少非洲朋友。宫达非对“达非”这一名字情有独钟,每每不加掩饰,坦诚地回答:“我的名字就是要到非洲去!”
宫达非改名,还曾引起毛主席的注意。1970年8月11日下午,南也门总统委员会主席鲁巴伊首次访华,毛泽东在上海会见这位风云人物。时任外交部西亚非洲司副司长的宫达非随同周恩来陪见。在与鲁巴伊谈话开始之前,一向对属下名姓饶有兴趣的毛泽东注意到了宫达非这个与众不同的名字:“你为什么叫达非?”面对毛泽东的提问,宫达非终究未置可否地报以微笑。宫达非认为,此时的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
宫老还向我讲起他随同陈毅副总理出访西亚非洲六国途中一次惊险的飞行。
那是1965年的9月,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应邀访问西亚非洲六国。专机跃入蓝天离国平稳的向西飞去,经过长达7个小时飞行,专机在飞近阿尔及尔机场前半小时,空中小姐把大家叫醒,要大家恢复精神,做好下飞机的准备。这时大家往机窗外望去,只见浓浓的云层把飞机团团地包围着,一片白茫茫,教人分不清上下和东南西北。此时宫达非凭借多年的经验来判断,专机已在向下降落,可是忽然又爬高升起,第一次降落失败了。专机在天空盘绕了几圈,又进行第二次降落,还是没有成功。正当专机着陆不成向上升高时,突然一架飞机轰隆长啸的在专机的左侧方向擦翼而过。当时宫达非的心情本来已很紧张,看到这一情形,更觉得有些惊慌。宫达非知道,飞机失事大都是在下降时发生的。这时,只见机长走到陈毅面前报告说,专机已降落了两次,离地面八十米都难看到跑道,备降机场也是大雾迷漫,拒绝下降,请示陈毅副总理怎么办?这时有几个同志也走过来,同样也有些紧张地站在陈毅的周围。只见他若无其事的样子,看了看机长说,一切由机长做主,我现在也是你的兵,听你指挥,如何安全着陆,你机长自然有办法,不必来问我嘛。机长听完陈毅的话,急忙返回驾驶舱去。陈毅环视了一下大家说,你们哪个敢来与我下棋?接着,陈毅又大声说,让服务员拿早餐来吃嘛。他这样做,当然是为了缓和大家紧张的心情。宋朝大文学家苏洵论为将之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而陈毅今天则是飞机将坠于地面而泰然处之。这时,专机已转回头平稳地向南方沙漠中飞去,约莫五十分钟,在一个沙漠中的小型机场平安地降落了,而此时飞机不仅汽油已燃尽,而且跑道也已到了尽头。原来专机在抵阿尔及尔首都前一个小时,机长观察地面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十分简陋的小型机场,这个地方叫拉格瓦特。当走下飞机时,大家都在暗自庆幸,如获重生之感。下午二时,阿尔及尔政府派出专机由礼宾司长陪同曾涛大使前来迎接陈毅外长,空军又派机运来燃油。下午四时,专机终于安抵阿尔及尔,一场惊险的着陆飞行,终于平安度过。
步入人生暮年的宫达非,依然淡泊名利,依然是那么平易近人,依然是那么可亲可敬。
1996年5月1日,宫达非从北京飞抵湛江,参加了湛江港四十周年大庆。第二天,他忙里偷闲,还专门挤出时间,让我有机会陪同他去了一趟南三岛。那天上午,市委知道宫老要去考察南三岛,及时安排了专车,并通知有关方面要做好衔接工作。
宫老是第一次登上南三岛,对南三岛纯朴的乡间民风、得天独厚的南亚热带滨海旅游资源和风光情有独钟,一路上大加赞赏。
来到南三岛东海岸旅游区,但见这里连绵无际的金色沙滩直伸向遥远的天际;蓝天映照下的大海,碧波万顷,白浪翻滚,浪花飞溅,渔鸥低飞;那片长势旺盛的木麻黄林带在海风的吹拂下,摇曳着婀娜的身姿,展示大海的壮歌。宫老看到这迷人的景色,高兴致极,精神焕发,他情不自禁地信步走向海滩。
宫老高兴地对我说:“我去过世界上许多个国家的旅游胜地,极少发现有像南三岛有这么丰富和优越的滨海旅游资源;这里的沙滩平缓宽阔,沙质洁白、细软,林带茂密,海水波平浪静,清澈见底,风光独特,不是夏威夷,却胜似夏威夷。”当看到有一队渔民正在海滩上拉大网,宫老便自觉地加入了这个拉大网的行列,与渔民一起使劲地拉网。看到宫老那情形,我刹时感到他显得是多么的年轻、潇洒和自豪,此时的他,已完全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我紧紧地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为宫老抓拍了好几张照片,留下了宫老在南三岛几张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这时,宫老走过上来,把我和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孙长江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理论部主任王丹彦拉到一块儿,在南三岛的海滩上以大海为背景留下了一张难得合影。
中午,时任中共坡头区委副书记的徐志农在南三岛伊甸园酒店设宴招待了宫老一行。席间,宫老告戒在座的坡头区和南三镇父母官,湛江的滨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一定要创造条件开发好南三岛的滨海旅游资源,尤其是要重点解决陆岛交通这个“瓶颈”问题;要挖掘富有地方特色的人文历史,丰富南三岛滨海旅游业的文化内含,发展城市经济,振兴湛江。南三岛之行,给宫老留下了十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从南三岛返回之后,宫老曾经几次向我问起南三岛的开发情况。我只能如实告诉他,这几年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现在南三岛的开发还十分缓慢,主要是出岛的交通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尤其是东海岸旅游区的开发,更处于停顿涣散状态。宫老听到我的介绍之后,不无有几分失落之感。但他还是很乐观地对我说:“南三岛是个好地方,今后如果策划得好,把旅游开发融入到滨海城市的整体开发中去,可以将南三岛建成中国的富人岛啊。”听到宫老的一席话,我着实从心里感动,想不到宫老对南三岛的旅游开发竟是如此的关心!只可惜宫老已离开我们,他不可能再知道南三岛开发的情况了。
可宫老啊,我还是要告诉您,如今的南三岛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期。
这几年,湛江凭借港口优势,确定了“工业立市,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尤其是按照省委书记张德江提出的建设现代化新兴港口工业城市的奋斗目标,这几年,湛江的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每年不断加大对市政基础设施的投入,政府提出建设人民的城市、百姓的城市,湛江先后获得了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绿化园林城市的称号,现在的湛江,到处是鸟语花香,绿树成荫,鲜花束束,充满一派生机。湛江的重点民心工程——湛江海湾大桥将于今年十月份建成通车,届时一道飞虹横跨海湾两岸,将重新构架一个一海两岸的崭新的滨海城市。
在这一有利背景的支撑下,聪明的南三人乘势而上,紧紧抓住发展的机遇。从去年九月份以来,在一大批南三籍外出乡亲的关心、支持下,由湛江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臻和湛江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华盛发起、组织的一个以振兴南三经济为己任的民间社团机构——湛江市振兴南三经济促进会,终于顺应历史和民众的呼声应运而生了。促进会成立以后,提出要以湛江海湾大桥通车为契机,团结南三人,集思广益,依靠南三人的力量,群策群力,以民间促进,经济实体积极参与实施,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力争建设南三大桥立项上马,争取在三年内建成通车,彻底改变南三岛落后的交通状态,为海岛人民致富奔康创造先决条件。
现在,建设南三大桥这个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之中。去年底,湛江市南三大桥建设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并在湛江工业博览会上与坡头区人民政府签订了总投资额为1.2亿元人民币的南三大桥建设项目合作意向书。南三人集资建桥的事,引起了市、区两级政府的重视,后来还把南三大桥建设项目写进了湛江市的“十一五”规划。可以预料,在不久的将来,又一条飞虹横跨南三岛与麻斜之间的海湾,连结坡头海东新区,将彻底实现南三人建桥的千年梦想。
宫老啊,您听到了吗?这正是今日南三岛所面临的良好发展机遇和腾飞的前奏啊!
广州湾的历史曾经梦一般地远去,广州湾的历史却难以在宫老的心灵中抹去。往昔的广州湾曾是法国的租借地,作为我国资深的老一辈外交家,宫老又怎能够忘记这一段历史呢?
春天又到了,南方的春天一片翠绿,林中的一树鸟语在不停地歌唱;蓝天碧海的湛江,依然是一片风和日丽,风光无限。在这个美好时刻,我手捧与宫老合影的照片,又怎能够忘记一代风范的长者、我国著名的外交家宫达非呢?宫老啊,您梦回广州湾吧!蓝色的广州湾早以烙下了对您的深情与永恒的记忆!
写于北京西山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