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明代移民有研究的各位老师可以关注一下明朝初期及明中后期胶东登莱两府向省内西部,及河北南部之河间府,真定府,保定府,东昌府,武定府,德州一带的移民!
曹树基在其中国移民史中虽然提及该移民现象,但调查论述并不完整,明代胶东输出移民有据可查的仅仅6000户左右,但实际其数量远超过这一数量和规模,虽比不上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但比河北枣强移民要多!
举几个例子:
0,登莱二州本身明中期各大家族的分支,除遍及母村周围外,近水楼台先得月,其紧邻的青州府,更是两州移民输出的首选地,地缘渗透现象很明显。
1,山东禹城,高唐,济南市区几个县市地名志记载,这一地区村庄祖籍山东莱州府诸城者达半数以上,其他依次才是枣强和山西移民,但山西移民数量较少!
2,山东聊城十几个县市,祖籍山东登州,莱州者40%以上,参照网上聊城地名网就可以!
3,山东平原,武城,夏津,天津各县市,很多祖籍山东登州,莱州移民村落。30%左右。
4,河北沧州各县市,尤其盐山,山东乐陵,宁津一带,祖籍山东即墨者70%以上!
另外,还可以从登莱二州特有的姓氏角度来验证这个观点!
我们取样胶东几个特有的姓氏:盖,丛,都,蓝,鞠,薄,隋,宫,牟,衣,等等。
另外大姓如莱阳的赵氏,登州的于氏,黄县的孙氏等等,这些大家族的谱系记载更能证明这个问题!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胶东明代输出移民,明代初期较少,大部分是明代中后期,至今400-500年历史之间,所以,大多此期移民在新的生活地传不到20代,主流是16-18代左右,最少者近13,14代。有兴趣者以后可以关注其谱牒。
在此,本人仅仅是抛砖引玉之目的,写出上面只言片字,希望有能力,有精力的各位老师能深入的持续调查研究这个课题,希望把登莱二州,把胶东书院,建设成为寻根问祖的一个重要桥头堡,圆了更多人的寻根梦!
补充一点:我初步分析,明中后期陆续向西输出移民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军户驻扎周围沿海,近百年的繁衍生息,导致土地大量兼并归军队所有,民籍百姓的土地减少,必须移民,平衡土地及人口关系!(一定要注意明代军户赋税及地租的特点才能明白这段话)。
文:宫俊琦
来源:中国宫氏联谊总会 地址:http://www.chinagongshi.com/show ... 755&action=inf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