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3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文献] 北京辽金石刻刻工宫氏家族考

[复制链接]

53

主题

63

帖子

13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9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18:4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辽金石刻刻工宫氏家族考
周峰

在北京辽金两代的历史上,有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文化现象,那就是刻工宫氏家族在从辽兴宗重熙十一年(1042)到金卫绍王大安三年(1211)的长达169年中,始终活跃在刻石活动中,见于石刻的其家族成员有10余人。这一家族作为石刻刻工家族活跃在历史上的时间之长,留下的石刻之多,在中国历史虽不敢说是绝无仅有的,但也确实是世罕其匹的。(1)

一、宫氏家族刊刻的碑石、墓志
除了房山云居寺石经外,目前发现的宫氏家族所刻碑刻、墓志共计11种,涉及宫氏家族成员9人。
1. 辽析津府良乡县张君于谷积山院读藏经之记碑 是目前所发现的除了房山石经外年代最早的宫氏刻石,立于辽道宗大康七年(1082)四月,此碑现存房山区青龙湖镇北车营村谷积山灵鹫禅寺。碑通高254厘米,宽94厘米,碑阳正书20行,满行40字。(2) 碑末记“河南郡宫士金刻”。该碑碑阴刊刻师德华严七处九会千人邑会之碑,但字迹漫漶,其可刻工也应为宫士金。
2.马直温等为太夫人建陀罗尼经幢 其题记文字不长,全引如下:“奉为先内翰、侍郎太夫人特建尊胜陀罗尼幢。长男静江军节度使、知顺州军州事、开国/侯直温,次男洛苑副使、前随驾锦透背皮毛库副使内温,小男安州防御使、知中京诸军都虞侯、/开国子处温,长孙乡贡进士、内供奉班祗侯梅书。/伏以欲报昊天鞠育之鸿恩,惟仗诸佛宣传之密教。刻之贞珉,树于先茔。期覆影以霑尘,愿觅/佛而阐法。时天庆元年岁次辛卯四月癸巳朔十一日癸卯丙时建。刻石宫士全。”(3) 可见此幢立于辽道宗天庆元年(1111),刻工为宫士全,他也参与了房山石经的刊刻。另外马直温家族的石刻还有其妻张馆墓志。(4)
3. 史洵直墓志 此墓志刊刻于辽道宗天庆四年(1114),1956年出土于昌平县西城墙下。墓志正方形,边长62.5厘米。志文楷书, 27行,满行30字,字迹清晰,字体端秀。(5) 志文末刻“河南宫士永刻书”,可见刻工宫士永不但能刻,而且有较高的书法水平,其文化程度想必也不低。
4.大辽燕京天王寺建舍利塔记碑 1991年发现于北京宣武区天宁寺塔刹座内,辽道宗天庆九年(1119)立。碑石方形,边长48厘米,厚8厘米。(6) 建塔者为“皇叔、判留守诸路兵马都元帅府事、秦晋国王”耶律淳,也就是后来的北辽天锡皇帝。碑末题“宫亨刻”。
5. 张岐墓志 此墓志刊刻于金熙宗皇统六年(1146),志石正方形,边长56厘米。(7) 志末刻“河南郡宫世存□□”,宫世存肯定是该志的刻工。
6.武德将军幢 建于金海陵王正隆六年(1161),题记末刻“中都河南郡宫福昌刻”。(8)
7.吕徵墓表 1991年出土于丰台区石榴庄凉水河南岸,该表表身为四角方柱形,每面高205厘米,宽56厘米,四面共刻楷书31行,满行27字。建于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由金代著名书法家蔡珪篆额,正文则由另一著名书法家任询撰写书丹。(9) 表末刻“宫伯元刻”。
8.时立爱神道碑 原在河北省新城县北场村时立爱墓前,现存河北省博物馆。该碑立于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由金代著名文人李晏撰,赵沨书丹,党怀英篆额。碑末题“永安宫济摹□”。(10)
9.张汝猷墓志 刻于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志石长89厘米,宽91厘米,志文39行,满行38字。(11) 志文末刻“永安宫济刻”。
10.鲁国大长公主墓志 1980年出土于丰台区米粮屯,刻于金卫绍王大安元年(1209)。鲁国大长公主是金世宗的长女,下嫁乌古论元忠。志文正书43行,满行42字,共1088字。由金代著名文人周昂撰写,著名的书画家庞铸书丹并篆盖。(12) 末题“张伯玉、宫琢刻”。
11.杨瀛神道碑 1991年发现于房山区石楼镇石楼村西,金卫绍王大安三年(1211)四月十六日立。碑主杨瀛为“奉议大夫、签上京、东京等路按察司事兼劝农安抚事”。(13) 碑文末题“古□宫琢刊”,□可能是“燕”字。

二、房山石经的主要镌刻者
曾毅公先生从房山石经题记中辑出辽代宫氏刻工10人,即“宫士永、宫士全(疑即宫世全)、宫太奴、宫宁哥、宫世宁、宫世全、宫世纯、宫佛奴、宫金佛奴、宫垣”。(14) 现将《房山石经题记汇编》(15) 一书所载辽代宫氏刻工详载如下,其中后面的阿拉伯数字为该书页码。
大宝积经
吴极 吴 宫善 卷五条十三 304
宫太奴 条十四 304
宫恒 卷七条十九 305
宫善给事中知涿州军州事刘湘提点书鐫 卷七条二十一 305
宫恒 宫匠 卷十条二十九 305
宫重熙十一年六月日给事中知涿州军州事——刘湘——提点书鐫 宫善卷十二条三十六 305
宫□卷十五条四十四 305
宫太奴
重熙十一年六月十五日给事中知涿州军州事刘湘提点书鐫 宫太平卷十八条五十四 306
华手经
宫世纯 宫宁 宁哥刻 上面了卷二条 356
菩萨地持经
宫士全鐫 燕台逸士张龙图书 卷一条一、二 435
宫宁哥刻 张龙图书条九、十 435
宫士全刻 条三、四 436
宫世纯刻 张龙图书条十三、十四 436
宫金佛奴刻 张龙图书条十五、十六 436
宫世纯刻 书条十九、二十 436
杨忠信书 宫金佛奴条十七、十八 437
菩萨善戒经
宫士全刻 邓中益书条十七、十八 438
殿士进士贾致君书 宫士全刻 僧法玄书条五、六 438
宫世纯刻 刘师倩书条七、八 438
宫金佛奴刻刘豫韶书条十一、十二 438
宫士全刻 张龙图书条十三、十四 439
宫金佛奴刻 条十五、十六 439
宫宁哥刻 僧行杰书 僧行杰书条十七、十八 439
宫宁哥 张龙图书条七、八 439
底一面世纯刻宫佛奴刻一面 张龙图书 宫世纯刻条九、十 439
宫宁哥刻 张龙图书 杨□□条十三、十四 439
宫宁哥刻 张龙图书条七、八 439
宫金佛奴 卷五条一、二 440
宫佛奴 条九、十 440
宫士全刻 行杰书条十一、十二 440
僧行杰书 宫宁哥刻条十三、十四 440
宫金佛奴条三、四 440
宫士全鐫 行杰书条九、十 440
宫士全刻 杨忠信书条十九、二十 441
宫士全刻 卷八条一、二 441
净业障经
宫士全刻 江应祥条三、四 442
大乘三聚忏悔经
宫士全刻 杨忠信书条三、四 452
佛说文殊悔过经
宫宁哥刻 张龙图书条十七、十八 453
大智度经论
宫金佛奴刻 孟士端书条十五、十六 458
孟士端书 宫士全刻条十五、十六 461
赵祁书 宫世纯条五、六 465
宫士全鐫 沙门善雍书条三、四 465
宫士全刻 宋谦书条五、六 476
宫士全刻 宋谦书条十九、二十 476
瑜伽师地论
宫士全刻条十一、十二 482
宫士全刻卷二条十一、十二 482
宫世纯刻条十一、十二 482
宫世纯刻条五、六 484
宫世纯刻 张龙图书卷九十一条三、四 489
宫佛奴刻 张龙图书条七、八 489
宫士全刻条十九、二十 489
宫士全刻条九、十 489
宫士全刻 张龙图书条五、六 489
宫世纯刻 张龙图书卷九十五条一、二 490
宫世纯刻 张龙图书条七、八 490
宫士全刻 张龙图书条九、十 490
张龙图书 宫纯刻卷九十六条一、二 490
宫士全刻 张龙图书卷九十八条三、四 491
有上引史料可见,宫氏刻工有宫士全、宫世纯、宫纯、宫金佛奴、宫佛奴、宫宁哥、宫宁、宫太奴、宫太平、宫恒、宫善、宫匠等12人,其中并无曾毅公先生提到的宫士永、宫世宁,另外曾先生提到的宫垣应为宫恒之误。上述12人中,宫纯可能是宫世纯的简写,宫佛奴可能是宫金佛奴的简写,宫宁可能是宫宁哥的简写,而宫太奴、宫太平很可能是宫太平奴的简写,宫匠可能是某位宫氏刻工的代称。如此,则该书所载宫氏刻工有宫士全、宫世纯、宫金佛奴、宫宁哥、宫太平奴、宫恒、宫善等7人。宫氏家族参与刊刻了大宝积经、华手经、菩萨地持经、菩萨善戒经、净业障经、大乘三聚忏悔经、佛说文殊悔过经、大智度经论、瑜伽师地论等9种佛经,这些佛经大多篇幅较长,宫氏家族所刻条数也颇多,堪称辽代刻经的主力。

原载《北京文博》2007年第3期
来源:中国宫氏联谊总会 地址:http://www.chinagongshi.com/show ... 765&action=inf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63

帖子

13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9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18:43:19 | 只看该作者
(续前)
三、宫氏世系及其他
目前已知的宫氏家族成员有宫士金、宫士全、宫士永、宫世存、宫亨、宫伯元、宫福昌、宫济、宫琢、宫世纯、宫金佛奴、宫宁哥、宫太平奴、宫恒、宫善等15人,他们生活在至迟从辽兴宗重熙十一年(1042)到金卫绍王大安三年(1211)的长达169年中, 如果以25年为一代的话,则他们分属于至少7代人。据上引史料,完全生活在辽代或辽金之际的有宫世纯、宫金佛奴、宫宁哥、宫太平奴、宫恒、宫善、宫士金、宫士全、宫士永、宫亨、宫世存等11人,完全生活于金代的有宫伯元、宫福昌、宫济、宫琢等4人。其中最晚见于金卫绍王大安三年(1211)的宫琢应为该家族的最晚的一代,见于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和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的宫济很可能是他的同辈人。见于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的宫伯元和于金海陵王正隆六年(1161)的宫福昌大概是同辈人。他们和最晚的宫济、宫琢之间应该还有一代。
在辽兴宗重熙十一年(1042)刊刻的大宝积经中见有宫太平奴、宫恒、宫善三人,他们和宫金佛奴、宫宁哥、宫亨应该是最早的两代人,但具体世系难以辨明。从太平奴、金佛奴、宁哥等名字中可看出,当时的宫氏家族不仅笃信佛教,而且其命名习惯受到了契丹人的影响,一部分人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契丹化的现象。但是随着辽朝的灭亡,宫氏家族的命名方式完全恢复为汉族的方式。从宫氏家族成员的名字中,还可以明显看出有“士”和“世”两辈,其中最早的宫士金见于辽道宗大康七年(1082),最晚的宫世存见于金熙宗皇统六年(1146),明显“士”字辈要早于“世”字辈,其关系可能是上下辈。
综上所述,宫氏第一、二代有宫太平奴、宫金佛奴、宫宁哥、宫恒、宫善、宫亨等6人;第三代“士”字辈有宫士金、宫士永、宫士全等3人;第四代“世”字辈有宫世纯、宫世存2人;第五代有宫伯元、宫福昌2人;第六代失载;第7代有宫济、宫琢2人。当然,以上的分析都是根据史料推论得出,还没有十分的把握。
在前引史料中,有7条提到宫氏家族的籍贯,有“河南郡宫士金”、“河南宫士永”、“河南郡宫世存”、“中都河南郡宫福昌”、“永安宫济”两条、“古燕宫琢”。可见宫氏的祖籍是河南郡(今河南洛阳市)。其家族入辽时间不详,我认为很可能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灭亡后晋时,被掠到燕京。随着时间的推移,宫氏家族在辽南京(燕京)和后来的金中都居住时间的延长,其籍贯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整个辽代,宫氏家族还以籍贯河南郡自居,而到了金代宫福昌这一代时,其自认为是“中都河南郡”人,也就是寄籍在中都的河南郡人。但到了最晚一代时,则自称“永安”人,“古燕”人,“永安”是北京在海陵王时曾用过的名字,这里“永安”和“古燕”都是中都的代称。至此,宫氏家族已完全将自己视为中都的土著,完成了籍贯观念的转变。
在长达160余年的刻石活动中,宫氏家族在北京辽金两代的刻工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他们刊刻了包括石经在内的数量很大的石刻。第二,宫氏家族服务的对象多为统治阶级的高层,这其中包括北辽皇帝耶律淳和金世宗长女鲁国大长公主以及大量高官显宦。第三,宫氏家族所刻碑文、墓志多出于名家撰写并由名家书丹,如蔡珪、周昂、党怀英等人都是当时的一流文人。第四,宫氏家族在长期的刻工生涯中,对自身的文化素养的培养也较为重视,其家族的文化水平也较高。有些家族成员也善于书法,如宫世纯在刻经过程中也写经,宫士永书写并刊刻了史洵直墓志等。尽管宫氏家族除了在石刻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之外没有留下任何记载,但是一代代宫氏刻工却在这碑铭文字中获得了不朽。
(1)另外,据叶昌炽《语石》卷6所载,北宋的安氏刻工家族也延续了100余年。“余按北宋一朝碑版,安氏刻者为多,其最先者为安宏、安仁祚,自建隆讫徽、钦之际盖百余年,而其泽未艾也。”
(2)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3)据国家图书馆网站碑帖箐华栏所刊拓片录文,该拓片国家图书馆编号为:各地1624。
(4)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第166~168页。
(5)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第172页。
(6)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第25页。
(7)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第284页。
(8)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第95页。
(9)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第96页。
(10)该碑拓片见国家图书馆网站碑帖箐华栏,国家图书馆拓片编号:各地5118。
(11)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上),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第217页。
(12)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第219页。
(13)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上),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第157页。
(14)曾毅公:《石刻考工录》,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80页。
(15)北京图书馆金石组、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石经组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

原载《北京文博》2007年第3期
来源:中国宫氏联谊总会 地址:http://www.chinagongshi.com/show ... 765&action=inf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10- 中华宫网 | 宫文化 | 因宫而聚,因网而家! KUNG.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2024066313号-4   鲁公网安备37040602006073号   Powered by 宫大王软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