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名流》正在天津卫视热播,曾为赵本山写过《钟点工》《卖拐》等小品的宫凯波此次执笔该剧。为何在本剧中没能看到赵本山及小沈阳的身影,作为赵本山“御用”编剧的宫凯波又是如何看待小沈阳的走红现象呢?就此,记者采访了宫凯波。
记者:为什么以“名流”来定义剧中的几个人物?
宫凯波:考虑到这部剧的整体基调是喜剧,所以就想怎样能碰撞出笑点来,里面的人物都是各有特色,比如刘一手擅长养鸡,老秦的木匠手艺远近闻名,大马勺的“农家乐”是一绝,还有开公司的刘大鹏,开网吧的李璐等。一般把城里的名人统称为名流,而我们把这些角色叫做名流,故事又是发生在乡村中的,所以非常有意思。
记者:《乡村名流》主要围绕“卖苹果”展开,这个故事是取材于现实生活吗?
宫凯波:是的,这些都是有生活来源的。以前我在京郊做过长期采访,那里的农民就是靠卖自己种的干鲜果品谋生,他们的村长就喜欢在广播里讲讲话,在报纸上发发文章。当时我就有一种创作的冲动,现在的《乡村名流》正好让我把那段经历用上了,而且我们5个编剧中有几个都曾是农民,脑子里都装着很多类似的故事。
记者:之前的《乡村爱情》系列非常受欢迎,并且第三部也马上要开拍,那又为什么要再创作《乡村名流》呢?怕不怕观众会觉得与《乡村爱情》雷同,甚至看串了?
宫凯波:乡村类型的戏就是从赵本山的小品团队和以前的电视剧中衍生出来的系列,和赵本山的喜剧很贴近,《乡村名流》也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我们给《乡村名流》定位为东北风情喜剧,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乡村系列。《乡村爱情》我也非常喜欢,《乡村名流》的特点主要在于喜剧元素更多,贯穿故事的线索更清晰,就是围绕“卖苹果”这件事,而《乡村爱情》是由几个散落的线索组成的。在人物状态上,我觉得《乡村名流》要更加努力一些。我想观众也能很快分辨出来。
记者:你觉得王小利、唐鉴军等在《乡村名流》和《乡村爱情》中的表演有变化吗?
宫凯波:总体上他们还是沿袭了《乡村爱情》中自然本色的表演风格,没有太多的表演痕迹,只不过在《乡村名流》中,由于剧情的变化,这些人物的性格更加凸显。赵本山在片场对他们的表演要求是比较严格的,经常会指出一些问题,他会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比如谁演哪个角色都是本山定的,就连导演到最后都被本山给扭转了。比如本山看了之后,对调了亚芳和吴晴的扮演者。
记者:赵本山只担任总顾问没有出演,剧中也没有小沈阳,为什么呢?
宫凯波:这是本山的意思,他是想让这些徒弟挑大梁,慢慢能撑得住场面。小沈阳的走红我觉得主要是市场原因,市场的需要与小沈阳的出现以及他的这种风格正好契合,所以他一下子就火了。小品本子好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毛毛也在那个小品里,她就不如小沈阳的名气大。
记者:你觉得赵本山的徒弟中,特别是在《乡村名流》中有出色表现的演员中,谁最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小沈阳?
宫凯波:我个人认为没有。小沈阳是个特例,因为他是偏重于青春偶像类型的,适合现代观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口味,与以往赵本山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反差大,形成一种对立关系,让喜欢赵本山系列的群体眼前一亮。而《乡村名流》中的这些演员还是继承了赵氏喜剧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他们本身的条件制约了他们还是最适合目前的这种状态,如果变化了他们不适应,观众也会觉得别扭。比如前一段时间的《关东大先生》,播出后观众反响就不太好,就是因为很不符合这些演员的自身条件和状态。
(本文来源:天津网—每日新报 ) 来源:http://news.163.com/09/0419/03/57808GHI000120GR.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