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宫氏姓氏渊源

[复制链接]

47

主题

53

帖子

27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5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3 16:4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宫姓,拼音:gōng xìng 。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40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217位。
一、姓氏源流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北虞国大夫宫之奇,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虞大夫,宫之奇后。”
宫氏的由来已久,是春秋时期的北虞国大夫宫之奇的后裔,古北虞国位于中条山一带(今山西晋城)。
宫之奇,本是西周的同姓诸侯国宫国的贵族,很有才能。
宫国并非一真正的诸侯国,而是居于王畿宫邑的一批乐人,家族世代负责王室宗庙乐礼,族人遂称宫氏,其族首领就是乐正。这里的“宫邑”,就是指由围墙环卫起来的地方。
西周王朝于周幽王姬宫湦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灭亡之后,周平王姬宜臼举朝东迁至成周,沿途吞灭了宫邑,携族人至成周正县”,其过程中宫氏贵族有逃至北虞国宫邑(今山西平陆)者,被北虞国君举为大夫,世代承袭。
到了周惠王姬阆执政时期,宫氏族人宫之奇为北虞国大夫,是北虞国著名的贤臣,他与百里奚一样,都深为晋国所忌讳,史籍记载:“虞有宫之奇,晋献公为之终夜不寐。”
周惠王姬阆十九年(晋献公十九年,公元前658年)春天,晋献公向北虞国借道讨伐西虢国,宫之奇竭力阻止。他对虞国君主说:“虢国和虞国都是小国,以前晋国之所以不敢来侵犯,是因为我们虢虞两国互相为依靠,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如果晋国攻下虢过,那么虞国就会因‘唇亡齿寒’而也会灭亡的。”
但是,虞公根本就听不进去。因为在此前,北虞国边城墩邑(今山西阳泉)曾遭西邻冀国的侵犯,晋献公看到事态的发展对自己不利,就出兵讨伐冀国,解除了虞国的危机。所以在虞公看来,这次晋国讨伐虢国,虞国理应助晋伐虢。而且,晋献公还托晋臣荀息进献了骏马宝玉,因此完全答应,并出兵协助晋军进攻虢国。
三年后的周惠王姬阆二十二年(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晋献公看到时机已经成熟,又重施故伎,再次向虞国借道伐虢。宫之奇闻知后惊恐万分,他断定这次晋国借道伐虢,回师途中必定灭虞,急谏虞公,力阻借道于晋。
虞公仍然不听劝谏,继续同意借道给晋国。宫之奇无可奈何,他预知虞国行将灭亡,就率本族人等离开了北虞国,临行前叹息着说:“虞国恐怕连腊月祭祖的日子也等不到了。”
三个月后,晋军成功地灭掉了西虢国,之后回师途中又顺手灭掉了虞国。
虞国由于君主虞公贪图晋献公馈赠的贿赂,不顾臣子们的反对,大开国门借道给南下伐虢国的晋国军队,还帮助晋国军队攻虢国。而晋军在灭了虢国后,在回师途中顺手灭了虞国,随后晋过大夫荀息将骏马宝玉又带回晋国交还给晋献公,而虞公一无所得还亡国,留下了千古成语“唇亡齿寒”、“假虞灭虢”。
在宫之奇的后裔子孙中,都以“宫”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姬姓宫氏族人大多尊奉宫之奇为得姓始祖。
据传说,北虞国将亡,宫之奇率族人迁逃至胶东半岛,后沿济水(今山东小清河)至入海口(今山东寿光),出发渡海漂居至琉球群岛的一组岛上,并于主岛东南部缓湾处平整土地,设为宫国之都,称之为“平良”。这,就是当今著名的“冲绳岛之宫古岛平良港”。两千六百七十余年来,族人一直心念祖国,至今仍称宫氏。
此说有待进一步考证。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同姓庶弟后代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商末周初,周武王姬发灭了商纣王建立西周王朝后,在分封天下时把自己叔祖仲雍的曾孙虞仲封为周王室卿大夫。
仲雍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次子,仲雍生季简,季简生叔达,叔达生周章,周章的弟弟就被周武王封国于周之北夏墟虞地(今山西运城),故称“虞仲”。
虞仲的儿子后来又被周公旦分封到宫邑(今山西平陆)。北虞国在周惠王姬阆二十二年(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被晋国所灭之后,其后裔子孙就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称宫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孟倚子之子韬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大夫叫孟倚子,其儿子叫孟韬,亦为鲁国大夫,被赐封于南宫(今河北南宫)。
在孟韬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封邑地名为姓氏,称南宫氏,其后裔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南宫万。南宫氏族后多省文分化为单姓宫氏、南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君主卫成公曾孙括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纂》记载:“北宫,出姬姓,卫成公曾孙括,世为卫卿,别以所居为北宫氏。”
西周初期,周文王姬畅第九子姬封康叔先被周武王姬发封于康(今河南禹县),后又被周成王姬诵封于卫地(今河南淇县),领有黄河、淇水之间大片疆域,史称“卫康叔”,他建立了卫国。
到了春秋时期,卫国君主卫成公姬郑(公元前634~前600年在位)有个曾孙叫姬括,世袭为卫国的上卿。他所居之处在卫国都城的北宫,因此别号为北宫氏,史称“北宫括”。
在姬括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居地名称为姓氏,称北宫氏,后代中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北宫喜、北宫锜。北宫氏族人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宫氏、北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宫殿掌宫门者,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据史籍《古今姓氏辩证》记载:“出身周朝宫殿掌宫门者,以世官为氏。”
这一以官职称谓为宫氏者,姓源繁复,多不可书,不可一论。
第六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宫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两周时期,王室设有一种官职叫“宫人”,君王沐浴、就寝、寝宫修缮、御服管理及日常扫除和修缮之类的工作。
这在典籍《周礼·宫人》中有记载:“宫人掌王之六寝之修。”
在宫人及其后裔子孙中,有的以其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省改称宫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七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宫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宫正,为王室内宫之长,司掌宫中戒令及监察等。两周时期,宫正由青宫府管辖,青宫府就是太子府,后大多由太子府管辖。其后,历朝历代均设有该官位。
不过,在三国末期,曹魏文帝曹丕(公元220~226年在位)曾一度改御史中丞为“宫正”,后又改称为“台主”。
在宫正及其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其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省改称宫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八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宫伯,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宫伯,是西周时期设置的官位,专职掌管王室在籍的诸侯、卿大夫之子弟充任宿卫之事,类如后世历朝历代的卫尉之职,隶属于天官府司管辖。
在宫伯及其后裔子孙中,有的以其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省改称宫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九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宫宰,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宫宰,亦称内宰,是秦朝时期设置的官位,专职负责守卫皇宫,隶属于天官府司管辖。
在典籍《礼记·祭统》中记载:“先朝旬有一日,宫宰宿夫人。宫宰,内宰也,守宫官也。”
在宫宰及其后裔子孙中,有的以其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省改称宫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古代酷刑之官刑宫,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刑宫,全称为腐刑宫,是古代时期一种特殊专职的官吏,专职负责实施淫刑,亦称宫刑。
宫刑,就是对男女罪犯施行“去势之刑”,也就是阉割男性生殖器官,或捣毁女性生殖器官。在古代,宫刑是仅次于死刑的酷刑之一。不过,宫刑不施于王族公室,在“刑不上大夫”诸款中,明确规定禁止对大夫用宫刑。
这在典籍《书·吕刑宫辟注》中有记载:“宫,淫刑,次死之刑也。”在典籍《礼·文王世子》中也记载:“公族无宫刑,不翦其类也。”
在刑宫及其后裔子孙中,有的以其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省文改称单姓宫氏、刑氏、邢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宫卿,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宫卿,是秦朝时期设置的一种官位,就是专职总管皇后宫内事务的官员,时称“大长秋”,宫卿是大长秋的别称,亦称“将行”,多用博士、宦官任职。
汉朝初期的政治体制一直是沿袭秦制,在西汉景帝刘启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汉景帝下诏改其名为“大长秋”。
在史籍《前汉·百官表》中记载:“汉景帝更将行为大长秋。将行,秦官名。秋者,收成之时,长者,恒久之义。”在整个西汉时期,或用宦者、或用士人来担当大长秋,而在东汉时期则专用宦官担任。
大长秋,专职负责宣达皇后旨意、管理皇后所居的长秋宫诸般事务,官秩为二千石,后历朝历代多有沿设。北魏时期更名为“大长秋卿”,北齐政权则称为“长秋寺卿”。隋朝前期设置了内侍省,不用“长秋”为官名,但在隋炀帝杨广时期改内侍省为长秋监,主官复称为“长秋监令”,一直沿用至唐朝。
唐朝以后,历朝历代的中原王朝则再无“长秋”之官名,但在倭奴、朝鲜、安南等国却曾一直承袭沿用。
在大长秋及其后裔子孙中,有的以其官职别称“宫卿”为姓氏者,后省文简改称宫氏,世代相传至今。
另外,在西汉中期以后,皇族内部对太子的庶子亦称为宫卿,居太子府外院,协管太子府内外事宜,其后裔子孙亦有称宫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唐朝时期官吏宫尹,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宫尹,就是詹事,是秦朝时期所设置的官位。“詹”就是给予,因此“詹事”即给事、执事。专职掌管皇后、太子家中之事。在唐朝武则天执政时期,詹事被改称为宫尹,由太子府管辖。
在宫尹及其后裔子孙中,有的以其官职作为姓氏者,省改称宫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实宝禅氏,亦称失宝赤氏,世居哈喇乌苏齐巴汉台(今新疆塔城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iboocan 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实宝禅氏所冠汉姓为宫氏、龚氏等。
另外,蒙古族宫固如徳氏、瑙木沁氏、失宝赤氏,在明时期也多冠汉姓为宫氏、孔氏、弓氏、龚氏等。
第十四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回族宫氏,早期见于明朝时期吐鲁番归附的回回火因。
火因,亦称霍因、霍恩。在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火因率本部族骑兵入归明王朝,大力协助明朝政府抵御蒙古瓦喇部,被明宣宗朱瞻基授予锦衣卫指挥使,负责护守皇宫,火因遂以“宫”为汉化姓氏,史称宫火因,其子孙承袭其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要特别提一笔的是,宫火因的儿子宫玉、孙子宫祥、四世孙宫清,皆世袭明朝锦衣卫指挥使之职,是十分荣耀的一个家族。该支回族宫氏今在北京,山东、辽宁、上海等地均有分布。
第十五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恭佳氏,亦称龚佳氏、恭嘉氏,满语为Gunggiya Hala,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宫氏、龚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宫之奇、孟韬、虞仲、姬括、火因。
史载,武王姬发克商建立周朝,分封天下诸侯时,封同一曾祖的族侄仲为虞君,是为虞仲。又封虞仲之子为“宫”(tong,音“同”)国之君, 宫国传数世即为晋国所灭。宫之奇原姓姬,名之奇,又名奇,是宫阝国后世国君的族人。宫阝国被晋国灭时,他离宫阝奔虞国,将宫阝字去右耳(右“阝”旁的原字型为“邑”字,“邑”为诸侯之国的意思,去邑表示离开故国,“宫阝”去邑为“宫”),改姓宫,名之奇。从此以后,即有了宫姓,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各支始祖:
宫熙儒:字得先,号四知,五代后周(公元951-960年)时期,授为元州防御使。在后周阐位与宋朝时,解除印绶,偕妻带子,远离京师,隐居于不夜城西昆嵛山前柳林村(即今文登市界石镇柳林庄村),是为不夜宫氏的鼻祖。现在胶东的宫姓,都是熙儒公的后裔。
熙儒公隐居后,潜心钻研《易经》,得其精髓。后遇道教大师谭真人并拜他为师,道号昆前.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熙儒公坐化于昆嵛山前之南原(今界石镇昆阳村,原名宫家庄,1981改名)。宋太祖得知消息后,下旨在南原建祠庙塑肖像,以供子孙后人祭祀。祠庙、蛟龙碑、茔碑等遗迹,在清朝乾隆时代仍存,其祠庙在后世被称为神仙殿。
山东东莱宫氏始祖,其后裔遍布于胶东并散播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可谓子孙兴旺,瓜瓞绵绵。
在宋朝初年,从中原徙居胶东文登。是为山东东莱宫氏始祖。
宫友贤:河北省东光宫氏始祖,山东即墨人,在明永乐二年殿试时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后徙居东光县城东大宫家村。是为河北东光宫氏始祖。该支宫氏族人目前约有三千多户,属于东莱宫氏的分支。
宫达智:江苏省泰州宫氏始祖孝廉,在明朝初年,由河南徙居河北静海县,在出任江苏扬州署篆后,定居泰州,成为当地望族。是为江苏泰州宫氏始祖。
宫 宽:安徽省怀远宫氏始祖,在明洪武年间由江苏句容县徙居安徽怀远县,在明永乐年间任浙江归安县丞,授迪功郎。是为安徽怀远宫氏始祖。该支宫氏族人属于泰州宫氏的分支,目前有四千八百多户。
宫 德:山西省繁峙宫氏始祖,是安徽凤阳府寿州人,元末随朱元璋起义,以战功由小兵升至都指挥使,任职山西而居。是为山西繁峙宫氏始祖。今该支山西宫氏人口约八千五百余人。
宫友贤:陕西省户县宫家堡始祖,其数代前祖上,于明永乐初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陕西。是为陕西户县宫氏始祖。该支宫氏可能就是宫之奇留在山西的后裔。
宫 清:山东惠民县魏集镇宫家村宫氏始祖,于明洪武元年自河北枣强县徙居宫家村。是为山东惠民宫氏始祖。
宫士贤:山东临朐县宫家老庄宫氏始祖,于明洪武四年,自河北枣强县迁山东临朐。是为山东临朐宫氏始祖。
二、迁徙分布
宫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二百零八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二百三十九位,人口约五十四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33%左右,多以河东、太原、北平、建康、辽东为郡望。
在宫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上,“以官为氏”是其十分重要的一个渊源,也是宫氏的特点之一。
胶东宫姓
胶东宫姓源于姬姓,得姓始祖为春秋时期宫之奇。史载,武王姬发克商建立周朝,分封天下诸侯时,封同一曾祖的族侄仲为虞君,是为虞仲。又封虞仲之子为<宫阝>(tong,音“同”)国之君,宫阝国传数世即为晋国所灭。宫之奇原姓姬,名之奇,又名奇,是宫阝国后世国君的族人。宫阝国被晋国灭时,他离 宫阝奔虞国,将宫阝字去右耳(右“阝”旁的原字型为“邑”字,“邑”为诸侯之国的意思,去邑表示离开故国,“宫阝”去邑为“宫”),改姓宫,名之奇。从此以后,即有了宫姓,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宫之奇到虞国后,就任虞国上大夫,辅佐虞公,是一位贤臣。“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这两个著名的成语典故,讲的就是宫之奇的故事。《左传.僖公五年》、《春秋谷梁传.虞师晋师灭夏阳》、《史记.晋世家》、《汉书.辛庆忌传》等都有关于宫之奇的记述。就全国人口数而言,宫氏一族是小姓。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从七省抽样结果,宫姓排在152位;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统计,宫姓排名在212位。
宫姓的渊源,在全国范围内,宫之奇的后裔,是宫姓的主体。
(注:“<宫阝>”,可能有的微机不显示,就是“宫”字加右耳旁。《康熙字典》解释:宫阝,tong,第二声。古国名)
(邑:1.国也,诸侯之国。2.都邑也,都城的郊区为邑。3.‘邑’作偏旁时为右‘阝’。)
宫氏的始祖宫之奇,原姓姬,祖籍 宫阝国,居于上宫里(今山西省平陆县东部)。宫阝被晋灭时,避难迁于虞国,居于辛宫里(亦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上宫里和辛宫里即因宫之奇居住过而得名。公元前655年冬季,虞国又被晋灭,宫之奇再次避难,率领族人东奔曹国(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南),在他逝世后又回葬于平陆县虞里乡辛宫里。
自此时直至金元之前,宫姓一族在史书上没有系统的记录,其迁徙路线和居住地区都不明晰。有迹象表明,在宫之奇和族人的东迁过程中,宫姓后裔在山西、河南、河北、安徽一线区域内枝开叶散,迁播开来。中国现在几支大的宫姓族支,都是从这里起源的。
1.东莱宫氏始祖宫熙儒,在宋朝初年,从中原徙居胶东文登。
2.江苏省泰州宫氏始祖孝廉宫达智,在明朝初年,由河南徙居河北静海县,在出任江苏扬州署篆后,定居泰州,成为当地望族。(事迹后面再述)
3.山西省繁峙宫氏始祖宫德,是安徽凤阳府寿州人,元末随朱元璋起义,以战功由小兵升至都指挥使,任职山西而居。现山西宫姓人口约8500多人。
4.陕西省户县宫家堡始祖宫友贤,其数代前祖上,于明永乐初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陕西。此支宫姓可能为宫之奇在山西族人的后裔。
5.(1.)山东惠民县魏集镇宫家村宫氏始祖宫清,于明洪武元年,自河北枣强县徙居宫家村。(2.)山东临朐县宫家老庄宫氏始祖宫士贤,于明洪武四年,自河北枣强县迁此。
6.河北省东光宫氏始祖宫友贤,山东即墨人,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殿试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后徙居东光县城东大宫家村。此村宫姓约有3000多户。据查,此支宫氏为东莱宫氏之一支。
7.安徽省怀远宫氏始祖宫宽,在明洪武年间,由江苏句容县徙居安徽怀远县。据查,此支宫氏属泰州宫氏的一支,现约有4800多户。宫宽在明永乐年间任浙江归安县丞,授迪功郎。
8.山东省垦利县郝家镇宫家村宫氏始祖宫九先,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自河北枣强县徙居山东省蒲台县宫家村(原属山东武定府蒲台县;1956年,国务院撤销蒲台县,宫家村并入垦利县)。垦利县黄河口镇的几支宫姓人家皆源于郝家镇宫家村。
9.山东高密宫氏始祖(失讳),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自安徽凤阳府徙居山东高密。后人部分迁居诸城城里、诸城凉台、诸城大七吉、诸城辛家尧、胶南泊里等。族中名人有宫尔劝等。人口规模约10000人。
10.安徽含山林头镇有山里宫和宫大庄二村,约5000人,据资料记录,大约500年前由山东枣庄徙居过来,目前该村庄青年们大都在外地上班或已定居在外。
11.甘肃庆阳西峰区温泉乡楸沟村宫庄队。
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宫氏,基本都是这些大族系的分支,或也有单独的源头,主体上都是宫之奇的后裔。就居住地来说,胶东是一个最大的宫姓聚居区域,也是宫姓人口数最多的聚居区。
东莱宫氏
早年的迁徙
东莱宫氏鼻祖宫熙儒,当年从中原抵达昆嵛山,居住于现今的文登市界石镇柳林庄。他在此生活的时间很短,后周禅宋时(公元960年)从中原出发,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即逝世于昆嵛山前的南原,总计不过4年的时间。据考证,南原即现今的昆阳村,旧名宫家庄(1981年改名),在元初已无宫姓居住(现被王姓入住)。
熙儒公的后裔最初生活居住在以柳林庄为中心的周围村庄,以后陆续迁徙各地。茔碑和谱书曾记载了自熙儒公始至其后11世,其中有名字者13人,名字失考者至少有28人。例如,谱书记载:“世系昭昭,初自柳林村,迁居宫家庄(昆阳),由宫家庄徙居迎仙桥西岭上村。嘉城公由岭上村迁于长学山前,并卜兆于兹(即居于长山村)”。而《文登市志》记载,岭上村的宫姓,是元初迁自云南,估计市志的说法有误。文登市志又记载,柳林庄的宫姓,在明朝的中期由海阳所迁入,这个说法也可能有误。各地的宫氏宗祠曾有楹联:“柳林旧族,桃岭分支”;“分支崮水,谱朔昆山”。由此可知,柳林的宫姓,是很早的土著旧族,宫姓也在桃花岘居住过,并向外分支迁移。崮水指柳林村前的小河,昆山即昆嵛山。
《乳山市志》记载,境内宫姓皆为文登县柳林土著旧族后裔,主要分三个族支:
(1.)柳林宫姓一支徙莱阳濯村。这个族支的后裔人数最多,后面再专门记叙。
(2.)明洪武年间,柳林宫姓一支迁冯家镇徐家村,后裔析居吴格庄、宫家疃、南西屋等村。谱书也记载:“宁邑徐家村……系二公之后”。宁邑,即宁海州。以前冯家镇属宁海州管辖。可见此市志的说法有据可信。
(3.)明景泰年间,文登议城宫姓(与柳林宫姓同一族系)迁白沙滩镇宫家村,后裔析居宫家庄、小滩等村。宫家村的宫本森,历时三年,将此支宫氏序入谱书,计11万字。宫本森生于1945年,现为嶞崮山“德馨园艺场”场长。
宫熙儒公的后裔柳林宫氏,除留居当地和早年外迁形成三个大的族支,其后至现代就只有因为谋生、求学等原因而零星迁移,再无大批的迁徙了。
莱阳濯村宫氏
《东莱宫氏族谱》奉宫天授为第一世祖,是不夜宫氏鼻祖宫熙儒的第七世孙。天授祖生有七子,有六子名字都失考。第六子名宫福,在北宋末年由文登柳林迁居莱阳濯村,是莱阳宫姓的始迁祖。现在胶东宫姓的世次,即以此为根据由宫天授为第一世开始排列。
宫福祖生一子宫溪;宫溪生五子,名曰:仁、义、礼、智、信。兄弟五人分爨后,仁、礼居濯村;义、智迁居(乳山市崖子镇)青山村;信回迁文登。此后,子孙兴旺发达,遍布于胶东,又发展至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1.)辉煌的时代
历史上胶东宫姓最显赫的时期,是金元时代的莱阳宫氏一族,家富位显,业绩盛赫。拥有良田万顷,聚五业于一庐,以耕稼、诗书、礼义、清白处世,聚族而居,老幼常满三百余口,成为当时的巨室望族。
四世祖宫礼,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进士,积官青州刺史、骑都尉、开国男,诰封朝列大夫,赐紫金鱼袋;他是宫姓历史上第一位进士;生一子福寿。五世祖宫福寿,诰赠光禄大夫,生三子:诚、谦、诜,皆有官衔。六世祖宫诜生九子,六人有官衔;又有十孙,七人有官衔;其七孙宫镇,元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进士,荣任大司徒,位列三公,授光禄大夫;权高位重,是宫氏从始祖宫之奇起,到现今为止,在全国政权中位居最高的职务,有“宫半朝”的美誉。此时,同族的其他子弟有官衔者,可达族人的半数。金元之时,是莱阳宫氏仕途发展的鼎盛时代,也是东莱宫姓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2.)迁布
四世祖兄弟五人:仁、义、礼、智、信,分炊后,仁、礼二祖留居濯村。随着人口的发展增加,后世子孙开始逐步外迁扩散。
依据中国的传统习俗,长子长支留守故居。长子仁祖之后裔和礼祖(行三)的长孙诚公之后裔一直在濯村聚居了十六世,至十七世才开始分迁。以近距离为主,向以濯村为中心的周围村庄扩展。濯村,属莱阳市姜疃镇,在五龙河下游左岸,依山环水,土地肥沃,为宫氏一族的生息繁衍提供了优厚的环境条件。现在濯村有1500多户、5000多人口,其中大部分为宫姓,号称莱阳第一村。
礼祖的次孙谦公,生有6子13孙,后裔先居濯村,在第十世开始分迁。如莱阳的董格庄、西中荆、徐疃庄、穴坊和即墨大韩村、蓬莱宫家庄、平度八里庄等村,其宫姓都是宫谦公的后裔。河北省东光宫氏始祖宫友贤,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殿试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他是即墨宫氏,后定居东光县城东大宫家村,应该是谦公的后裔。
礼祖的季孙诜公,生有9子10孙,先居濯村,其后裔也在第十世开始分迁。如莱阳的瓦马、泽口、栖霞的桃村等地,其宫姓都是宫诜公的后裔。
四世祖义、智(行二、行四)分居在青山村。义祖生福德;智祖生福安,福安生大成。《东莱宫氏族谱》只记录到六世大成公一人,再其后的世系和名讳皆失考。东莱宫氏族谱重修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青山有5人参加修谱,但正文却无青山的内容。为何失传无考,我问了许多家族父老,都不知是什么原因。有《青山宫氏族谱》,重修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以宫栾之子宫文章为青山族支的第一世祖。根据总世系和命名字辈推算,宫栾在东莱宫氏族谱是第十五世祖。如果栾公是大成公的后裔,那么之间就有八世失考。
对乳山市崖子镇青山村,《乳山市志》有此记载:金末元初,宫文章由莱阳县濯村迁此立村,以山取名青山。这个记载有错误。首先,《青山宫氏族谱》清晰地记载了自文章公至现在是十五世左右,按至多30年一代人计算,文章公生活的年代是公元1550年前后,即明朝嘉靖年间时期,而市志记载的时间和人物明显不符。再次,莱阳四世祖宫义、宫智两兄弟是从濯村迁居青山的始迁祖。根据他俩的亲兄弟宫礼中进士在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的记录;又根据现在莱阳宫氏后裔多在三十世左右,以至多30年一代人往回计算,义、智二祖迁居青山的时间应在公元1190年左右。记录和计算的两个时间相符,此时是金朝(公元1115年--1234年)的中期。而元朝建立于公元1279年,和1185年相距晚了近100年,时间不符,不可能是在元初。因此,青山的建村,应该是:金朝大定年间(或中期),宫义、宫智两兄弟从莱阳濯村迁此立村。此说是否正确?仅供参考。
青山,位于山东半岛丘陵地带的中心,乳山河的源头,四面环山,一条狭窄的乳山河谷在村东委蛇而下,环境相对封闭。隐蔽而安全的环境,像一个现实中的世外桃源,保证了宫氏子孙在此安静地生息繁衍。现在,青山村有人口600多户,绝大部分是宫姓。
青山村周围的村子,如:马石店、枣林、南马石、台上等村的宫姓,都是由青山迁入。诸往镇的口子、崖后、大龙口、二龙口、岳家、白沙滩镇的八甲等村的宫姓,大部分也是由青山迁入。
青山宫氏,崇武偏文,尚侠仗义。村民有习武的传统,有童谣说:“青山娃娃刚会走,就会演练四门斗。”清朝最后一任大内总管、赐穿黄马褂二人之一、八卦游身连环掌正宗传人、一代武术大师宫保田,即出生在这里。宫炳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进士,曾任陕西省石泉县知县,也是青山人。他与保田一文一武,同光共辉,成为青山宫氏一族的两颗耀眼明星。
四世祖宫信(行五),在金朝中期与四兄长分炊后回迁文登,辞世以后葬在西老茔(文登宫氏祖茔)内,其茔碑在民国时期犹存。信祖生一子福宁。1927年,重修东莱宫氏族谱,文登的占家埠、岭上、石硼子等村有四人参加,但是正文也没有文登族支的内容。现在文登的柳林庄、岭上村、宫家庄等村子的宫姓,一部分应该是四世祖宫信既其子宫福宁的后裔;另一部分应该是始仙祖宫熙儒其他子孙的后裔。昆阳村原名宫家庄,现在虽然没有宫姓居住,但也是宫氏当年的发源地之一。
今山东省的济南市、枣庄市滕州市、聊城市、威海市乳山市、文登县、潍坊市高密市、诸城市、安丘县、青岛市即墨市、烟台市栖霞县、莱阳县、菏泽市郓城县、德州市齐河县、平原县、东明县、泰安市宁阳县、滨州市邹平县、惠民县、临沂市,江苏省的南京市句容县、泰州市、连云港市东海县,河北省的石家庄市桥西区、元氏县、承德市、邯郸市大名县、保定市高阳县、秦皇岛市山海关区、邢台市威县、清河县、沧州市南皮县、东光县、唐山市迁安市、衡水市深县、故城县,河南省的郑州市、洛阳市、许昌市、开封市尉氏县,湖北省的随州市随县,安徽省的阜阳市太和县、淮南市、巢湖市含山县、蚌埠市怀远县,山西省的太原市、忻州市宁武县、繁峙县、朔州市应县,陕西省的西安市户县,甘肃省的兰州市,辽宁省的沈阳市、丹东市、鉄岭市、朝阳市、凌源市、大连市,吉林省的吉林市永吉县、梅河口市、长春市九台市、敦化市、公主岭市,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宾县、齐齐哈尔市讷河市、鸡西市,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元宝山区、包头市,重庆市,天津市,北京市,台湾省等地,均有宫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堂号
1、郡望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①指今整个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古称“太原”有三:①商末周初的太原又称“大原”,故址在周之西鄙泾洛之北,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北部地区,中心区域在固原市古大原城遗址一带。西周初期,周穆王出兵讨伐西戎,曾一度打到太原,即指该地区。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③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北平郡:战国时期燕国始置。秦国灭燕国后沿用,辖地在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治所在蓟县,现在北京当时属广阳郡,与右北平之间隔着渔阳郡。西汉时期北平属广阳国,东汉复为广阳郡,均与右北平隔着渔阳郡。《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广居右北平”。三国时期北平属燕国,右北平北部为东鲜卑(后为宇文部)所侵,其地日狭,渔阳不变。西晋时期,燕国并渔阳郡。右北平郡改称北平郡,辖地不变。东晋十六国时三郡辖地多有变化,燕国时称燕国时称燕郡,渔阳时设时撤,北平较稳定。晋、魏时期,北平郡迁新昌(今河北卢龙)属平州(州治在辽西郡)今地当时为燕郡,为幽州州治所在。渔阳属幽州。隋朝时期,撤辽西郡,北平郡治不变。渔阳郡治还至现蓟县。今地属涿郡,辖地广大,自天津向西北延伸出长城与突厥相接,郡治时称蓟县。唐朝时期北平郡改为平州,唐开元二~天宝二年(公元714~743年)为安东都护府,渔阳分为蓟州和檀州,北平为幽州治所,辖大约今天京、津两市,置范阳节度使,至此“北平”第一次消失。梁国时期,北京称幽州,置卢龙节度使。后唐依旧。晋朝时期割与契丹。辽国时期,实行五京制,有上京、东京、西京、南京、中京,其地为南京析津府,属平州。金国时期,亦实行五京制,有上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其中“北京”在今内蒙古赤峰南、宁城西,称北京大定府。今北京为中都大兴府。“北京”第一次出现。北平未出现,原地为平州。元朝时期,今北京为大都路,辖大约京津两市。北平未出现,原地为永平路。北京未出现。明朝初期,北京称北平,北平至此重新出现。明成祖迁都前改北平为北京,实行两京制,迁都后亦称京师。“北京”出现,“北平”再度消失。清朝入关,袭用明朝称法。清帝逊位,袁世凯窃权,拒绝南下,国民政府被迫迁往北京,北京名称不变,北平未出现。北洋政府倒台后,国民政府驻南京,北京改称北平。1949年己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复改北平为北京,定都于此。“北平”之称至此消失。
建康郡:历史上的建康郡有二:①十六国时期前凉国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西南部。南北朝时期北朝魏废黜。唐朝武则天执政时期,王孝杰曾于今高台县东南部置建康军,因称建康郡。后其地归入吐蕃(今新疆)。②即今江苏南京。南京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城市。早在三十五万年以前,就有了“南京猿人”的足迹。六千年前,现代人已在这里耕作生息。周元王四年(己巳,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中华门西南角长干里筑以“越城”,为南京建城之始。周显王三十六年(戊子,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在石头山置“金陵邑”,为南京行政建置之始,金陵之称亦因此而得名。三国孙吴黄龙元年(己酉,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于农历9月迁都于此,称作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东晋建武元年(丁丑,公元317年)晋朝琅琊王司马睿以东吴旧都为中心,建立东晋政权,称作建康。此后,宋、齐、梁、陈相继定都建康,史称南朝,南京由此而有“六朝古都”的美称。后晋天福二年(丁酉,公元937年)南京成为南唐的首都,称为江宁府。明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称帝,建都称作南京,是南京建称之始。这是南京第一次成为全国的首都。清咸丰三年(癸丑,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于此,改名天京。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至同年4月1日。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至此,共有十个朝代在南京建都,故称“十朝都城”。南京名称之多,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各国古都中也属罕见。据史载,仅历代县以上建置的名称就有金陵、秣陵、江乘、湖熟、建邺、建康、江宁、白下、上元、集庆、应天、天京等四十多个。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狮过大江”,解放了南京,南京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特别市。1953年1月1日,南京市与苏南、苏北行政区合并成立江苏省,南京为省会。1990年开始,国务院决定南京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并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93年中央决定撤销省会城市的计划单列,南京计划单列因此被取消。1994年2月,经中央、国务院同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明确南京的行政级别为副省级。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2、堂号:
河东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亦称晋阳堂、西鄙堂、并州堂。
北平堂:以望立堂,亦称广阳堂、蓟州堂、范阳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建康堂:以望立堂,一称张掖堂,一称越城堂、金陵堂、建业堂、江宁堂、南京堂、天京堂。
忠谏堂:春秋时候,晋国拿了良马和美璧向北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虞大夫宫之奇向虞国国君谏道:“如果嘴唇被割去,牙齿就必然会暴露而受寒冷。虢国好比我们的嘴唇,我们千万不能借给他人路去割我们自己的嘴唇。”虞君不听,收了晋国的马和璧,借给了他们道路。宫之奇便率领他所有的族人逃出虞国,不愿等着当亡国奴。晋国灭了虢国班师,顺道把虞国也灭了。宫之奇虽然谏劝无效,但其忠心可鉴,后裔子孙因称“忠谏堂”。
敦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四、家谱文献:
江苏泰州宫氏族谱卷,(明)宫继兰始修于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清)宫本昂续修,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江苏省泰州市陈家桥西村,有两部,其一残。
山东平原王杲屯宫氏分支重修家谱,(清)宫长泰修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1998年台湾省宫云章整理复印。现被收藏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王杲屯村宫氏族人处。
宫氏族谱,(清)宫增祜重编,宫百颐续录,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山东东莱宫氏族谱,(民国)宫春贞、宫树芳修订,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铅印本,今仅存三卷。现被收藏在山东省烟台市图书馆。
宫氏家谱四卷,(民国)官方舟续修,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山东泰安宁阳宫氏家谱,(民国)宫玉方、宫现明续修,民国年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东庄乡陈美村。
五、宗族特征(资料有待补充)
六、字辈排行
山东平度宫氏字辈:“玉书照培铭云”。
山东临邑宫氏字辈:“万邦恩照汝庆景”。
山东泰安宫氏字辈:“培继志久少左庆”。
山东胶东宫氏字辈:“锡润本照在铭清乐为”。
山东宁阳宫氏字辈:“玉现庆振茂永德殿双传”。
山东蓬莱宫氏字辈:“大学炳焕文天恩玉秀生”。
山东济宁宫氏字辈:
一支:“珍宝有秀玉学修存先业”;
二支:“有秀玉学修存先业培善基永昌”。
山东曲阜宫氏字辈:“化汝振兴玉恩宝守希归电暴学思”。
山东即墨宫氏字辈:“裕中嘉崇垂象兆成运用方正季术乃恒”。
山东高密宫氏字辈:“克树业思献厚毓云景兴从志明会联运叙垂承永”。
山东东阿宫氏字辈:“兆开传衍庆以敬迪可昌立志诗书佑同保裕稼祥”。
山东东莱宫氏字辈:
即墨支派:“裕中嘉崇垂象肇成运用方正继述乃恒”;
蓬莱支派:“凤龙圣国兆守恒延书香道蕴开嘉会健行实为良”;
莱阳支派:“桢焕基钦汝模熙垲锦湄椿煇增锡泽桂煦坫锺滋”;注:吉林梅河口、辽宁沈阳宫氏皆属于该支派。
文登支派:“培锡润本照在铭清乐为坫钦洪树焕圻镇汝椿熙坤铁汉林炳尧锦沂榆烣”。
安徽巢湖、含山宫氏字辈:“学有必为能尚仁”。
安徽怀远、淮南宫氏字辈:“玉书笈传家世笃忠贞训”。
安徽砀山宫氏字辈:“兆开传衍庆以敬迪可昌立志诗书佑同保裕稼祥”。
黑龙江宾县宫氏字辈:“德福喜宝殿树”。
黑龙江鸡西宫氏字辈:“守在支一国庭信之夕云本照再明清路卫培锡润本兆在明清乐为”。
黑龙江宫氏一支字辈:“殿洪昭明广继文振彦兴”。
河北故城宫氏字辈:“槐长丹殿俊云瑞明德月”。
河北南皮宫氏字辈:“纯心敬业经济博通辅世泽民耀祖光宗”。
内蒙古呼伦贝尔宫氏字辈:“立得加国兴”。
内蒙古赤峰宫氏字辈:“和太玉占纯庆贺发同春”。
江苏南京宫氏字辈:“继太启贞……”
贵州宫氏一支字辈:“崇厚垣培……”
吉林永吉宫氏字辈:“国殿作长永久”。
四川射洪宫氏字辈:“春斗明月照祥光”。
辽宁宫氏一支字辈:“震俊德万福荣华富贵春”。
陕西户县宫氏字辈:“从希凤文可世德保平安正元生福运庶士体纯天务本恒联立兴宗致启观顺基存履泰秉好允成全守法为能效修行善贵迁维清尚自裕宏化兆长延”。
宫氏一支字辈:“发德怀应兆致永延瑞祥”。
宫氏一支字辈:“大学炳焕文天恩玉秀生”。
宫氏一支字辈:“福锡宝殿明胜兆(昭)祥光吉常庆怀志兴绪”。
宫氏一支字辈:“建大庭门玉书万笈传家世笃忠贞训雍容道义敦修齐慎思永绳继德昭存”。
宫氏一支字辈:“国灿兰志澄让俊道所忻惟嘉相伟锡存长振圣春天纯荣心敬业”。
七、【宫姓宗祠通用对联】
四言通用联:
源自周代;望出太原:全联典指宫氏的源流和郡望。
悲残虞腊;荣誉滇声:上联典指春秋时期虞国的大夫宫之奇,晋献公曾派人以良马和璧做礼物送给虞君,借道虞国去攻打虢国,他上谏劝阻,但虞君不听。三年后,晋国又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他以“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劝谏,虞君仍不听,他便率领族人逃奔曹国,并说:“虞不腊矣!”三个月后,晋灭虢国,回师时顺道灭了虞国。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高密人宫尔劝,字九叙,晚年号怡云。康熙年间举人,由知县官至云南布政使,始终在滇做官,所到之处,都有政绩。著有《南溟集》。
悲残虞腊;敬献神书:上联典指春秋时期虞国的大夫宫之奇事典,《左传》曰:“宫之奇曰:‘虞不腊矣’。”晋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不听,知其必亡,故曰不腊。下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宫崇,顺帝时进献神书一百七十卷。
五言通用联:
海陵一画士;江上两诗人: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女画家宫畹兰,海陵人,能诗、工画墨梅,雪叶风枝,翛然有偃蹇瑶台之思,见《妇人集》。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诗画家宫国苞,号霜桥,泰州人,善写兰竹,工诗,与丹徒张石帆称“江上两诗人”。
七言通用联:
尔劝南溟光滇境;紫阳世说焕泰州: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云南布政使宫尔劝,字九叙,高密人,清康熙年间举人。始终服官滇南,所至有声绩。有《南溟集》。下联典指明崇祯年间的进士宫伟鏐,字紫阳,泰州人,官翰林,著有《庭间州世说》,所记皆闻于训之泰州杂事。
八言以上通用联:
唇亡齿寒,名言留誉;出俸赈灾,立石颂德:上联典指春秋时期虞国的大夫宫之奇,一作宫奇,晋献公九年,晋以良马和璧向虞假道攻虢,虞君应允,他劝谏不听;后三年,又假道,他用“唇亡齿寒”历谏,虞君又不听,后晋灭虢,虞也被袭灭。下联典指元朝时期的东阿令宫钦,字子敬,东莱人,遇岁大饥,出俸币为倡,富民和之,全活甚众;既去官,吏民追思,立石颂德。
经济才优,雩都载道称颂;抚宇恩溥,鱼台阖邑挽留: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良吏宫好礼,莒州人,明洪武中期以人材知雩都县,长于干济。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良吏宫好礼,官至鱼台令,慈惠爱民。离任时,阖邑百姓挽留。
八、历史名人
宫 崇:(生卒年待考),琅邪人(今山东临沂)。著名东汉道术家。
东汉后半叶,宫崇向汉顺帝和汉桓帝进献《太平经》,一名《太平清领书》,共一百七十卷。宫崇称此书为其师干吉(或称于吉)得于曲阳泉水上。故过去有人称此书为于吉或宫崇所作。据近人研究,《太平经》非出一时一人之手,是西汉末至东汉汉顺帝时期逐渐增益而成,于吉、宫崇等仅是其撰人之一,或为集大成者。
《太平经》一书的思想受老子影响很深。如在《太平经钞·乙部》中说:“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得名者。”又是说:“道无所不化。”《太平经钞·乙部》又有几处说:“君宜守道,臣宜守德,道之与德,若衣之表里”、“夫君贵道德,下刑罚。小人反,下道德,上刑罚”、“夫王者静思道德,行道安身,求长生自养。”这些都是道家的传统观念,为《太平经》直接继承下来。因此有些学者认为,该书上承老子遗教。除了“道德”而外,《太平经》更着重于老子说的“自然”,并且提出“元气”的概念。如《太平经钞·乙部》中说:“元气自然,共为天地之性也。”又说:“故元气乐即生大昌,自然乐则物强。”它认为“元气”和“自然”是天地的根本,所以又说:“元气行道以生万物”、“故元气守道,乃行其气,乃生天地。”此处所谓“元气”、“自然”实际上都是老子“道”的另一种表述。
《太平经》中有许多言论,直接从老子《道德经》中推演而来。如《道得经》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太平经钞·戊部》则说:“元气恍惚自然,其凝成一,名为天也。分而生阴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又如《道德经》第四十章说:“反者道之动”。《太平经》第五十八篇则说:“以其华就实,反其伪就真,末穷者宣反本,行极者当还归,天之道也。”再如《道德经》第七十七章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太平经》第一百零三篇则说:“财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养人也,此家但遇得其聚处,本非独给一人,其有不足者,悉当从其取也。愚人无知,以为终古独当有之,不肯周穷救急,使万家乏绝。”由于《太平经》是对东汉时代一般老百姓布教,因此避免《道德经》中那些高深的哲理,专门揭露当时社会的病态,而变得通俗化,容易为大众接受。
汉顺帝执政时期,宫崇诣阙献《太平清领书》,被有司奏劾所上“妖妄不经”,乃收藏之。
宫素然:(公元1127~1162年待考),女;贵州镇远人。著名宋朝道士、画家。
宫素然为女道士。擅长绘画,所画白描精妙似李公麟,人马神采生动,所绘《明妃出塞图》中,昭君舆胡儿急行在风雪严寒中。寒冽之状,能使观者起栗。
宫素然的《明妃出塞图》在清朝晚期即被日寇劫掠,现被收藏在日本大阪美术馆。
宫天挺:(生卒年待考),字大用;大名开州人。著名元朝官吏、杂剧家。
约元世祖至元末(公元1294年)前后在世。
锺嗣成之父与他莫逆。锺嗣成曾见过他历学官。除钓古书院山长,为权贵所中事。获辨明亦不见用,卒于常州。
宫天挺所作杂剧有《范张鸡黍》、《托公害钓鱼台》、《汲黯开仓》、《越王尝胆》、《御赏凤凰楼》,即《录鬼簿六种》,今仅存《范张鸡黍》一种,太和正音谱评为“如西风雕鹦”。
宫 钦:(生卒年待考),元朝人。著名元朝大臣。
元至大初年为东阿令,以威严著称,清正廉洁。当时年遇饥荒,他带头以自己的薪俸济饥,得到富裕人家的响应,互助互济,全县无人饿死。
当地有一群无恶不作的坏人,屡教不改,宫钦下令,限期归正,逾期不改者,在这些恶人的院墙上,涂以黑色,以示其辱,后皆化为善良。
他调离东阿县后,当地人民立碑记念他,流芳千古。
宫继兰:(公元1579~1658年),原名宫大壮,字贞吉,号鹜邻,景隆子;江苏泰州人。著名明朝大臣。
庠生,明万历戊午年(公元1618年),应天举人;明崇祯丁丑十年(公元1637年)二甲六名进士。
授工部吏司主事,署员外郎事协理六科,统视夏镇河道,山东兖州府知府。后告养归,不久再起为广东罗定兵备道、按察副使兼布政使。
宫继兰生有二子:宫伟鏐、宫伟钰(幼殇)。
宫伟鏐:(公元1611~1680年),字紫阳,一字紫玄,号紫悬、组弦,别号桃都漫土,宫继兰之子;江苏泰州人。著名明朝大臣。
邑庠生,明崇祯己卯十二年(公元1679年)副榜,明崇祯壬午年(公元1642年)举人。
明崇祯癸末十六年(公元1643年)会试会魁、殿试三甲第六十九名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充主讲官,未就任明朝就灭亡了。
入清不仕,以布衣遗民终。
宫伟鏐自己筑有“春雨草堂”,以著书为事。工诗词。曾将闻于庭训之泰州杂事,纂成《庭闻州世说》,还著有《微尚录存》、《春雨草堂别集》、《宝吕一家词》、《采山外纪》、《史略词话》、《先进风格》等。
宫伟鏐可不得了,子女巨多。女不计,仅儿子就有十一个:宫梦仁、宫昌宗、宫开宗、宫象宗、宫云宗、宫龙宗、宫鸿营、宫鸿历、宫世洪、宫鉽、宫世垚,被世人称作“泰州宫家”。
九、名人名篇:
宫鸿历诗作摘录:
《新茶行》:
进茶例限四月一,三月寒犹刺人骨。
旗枪未向雪中生,檄符已自州城出。
《长安午日》:
生事都如缚粽菰,千缠万裹滞长途。
高门敢望齐丞相,醒眼真怜屈大夫。
彩结灵符聊辟鬼,盘堆昌歜故愁吾。
南州五月鲥鱼美,未买烟蓑棹五湖。
附录:典故、趣事:
唇亡齿寒:源于《左传·僖公五年》。公元658年,晋国准备攻打虢国,可是要途经虞国,又不知虞国是否让晋国经过他的国土。大夫荀旬息献计说:“如果把美玉宝马送给虞国国君,他一定会答应借路的。”晋献公就采纳此计。虞国的贤臣宫之奇劝国君不要借路给晋国,否则大祸就会降临到虞国的头上,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就像车子和车旁的夹板一样紧密。车子要依靠夹板,夹板也要依靠车子,否则就不稳固,谚语说'唇亡齿寒',如果嘴唇都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今天虢国之所以没有被灭掉,依靠的是我们虞国;虞国之所以没有被灭掉,是虢国,如果我们借路给晋国去打虢国,那么虢国如果在早上灭亡,虞国就会在当天晚上被消灭。所以,千万不能借路珍晋国啊!”虞公却贪图晋国送来的美玉宝马,不听宫之奇的忠告,把路借给了晋国。于是晋国派荀息带兵借道虞国去攻打虢国。晋国把虢国灭了之后,回来时顺便把虞国也消灭了,收回了美玉宝马。后来,人们用“唇亡齿寒”来比喻关系十分密切,休戚相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10- 中华宫网 | 宫文化 | 因宫而聚,因网而家! KUNG.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2024066313号-4   鲁公网安备37040602006073号   Powered by 宫大王软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