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宫网 | 宫文化 | 因宫而聚,因网而家!

标题: 宫梦仁:乾隆帝为他立传 [打印本页]

作者: gong    时间: 2016-1-18 03:23
标题: 宫梦仁:乾隆帝为他立传
[attach]177[/attach]

泰州宫氏住宅

[attach]178[/attach]

[attach]179[/attach]

▲《读书纪数略》书影。

[attach]180[/attach]

▼《读书纪数略》。

[attach]181[/attach]

宫梦仁书法。


人物简介

清代康熙年间,担任总督、巡抚之类重要官职的多为满人或汉军旗人,汉人担任督抚者“十无二三”,而泰州人宫梦仁以汉人身份成为督抚高官,在当时整个淮扬地区是少见的。乾隆四十五年(1780),退仕回乡的宫梦仁侄孙宫焕文(雍正进士)趁乾隆第五次南巡时,赴扬州面圣,请求为宫梦仁立传以“彰显其德”,乾隆当即应允。乾隆五十二年(1787),乾隆帝特派史官潘庭筠为宫梦仁立传,彼时,宫梦仁已逝世七十四年。

泰州宫氏原籍直隶静海县(今天津静海县),自明洪武十三年(1380)始祖宫智达迁居泰州后,宫氏家族经历数百年繁衍而为地方望族。值得关注的是,明清期间,该家族共产生10位文武进士、31位举人、贡生50余人,堪称泰州第一科第世家。诞生于晚明之际的宫梦仁(1623-1713),则是宫氏家族入清后的首位进士。

十岁才学享誉乡梓

宫梦仁,原名历宗,字宗衮,号定山。

在历史文献资料当中,古代很多名人出生时都会有祥瑞的异象,如北宋名臣王安石出生时,忽然有只獾溜进房里,后又无故失踪;南宋民族英雄李庭芝出生前,李家的屋梁上忽然生出灵芝;明太祖朱元璋出生更蹊跷了,他是母亲在梦中吃下神仙授赠的药丸所产。这些异象真伪无从考证,却总能给名人增添些传奇色彩,宫梦仁出生时自然也有异于常人。

相传宫梦仁的母亲袁氏在生养他时,宫梦仁的曾祖母做了一个梦,梦见十多个小孩在她面前玩“叠罗汉”的游戏,其中一个最小的男孩在顶上做倒立动作时,不慎掉了下来,于是老人赶紧张开身上的围裙接住小孩。老人紧接着被此梦惊醒,这时恰巧有家人向她报喜道:“恭喜老祖母,你添重孙了!”老人回想起梦境,高兴地给孩子起名为“梦人”,为使名字具有深意,又将“人”改为“仁”。

在清文学家徐锡龄、钱泳的《熙朝新语》中,关于宫梦仁姓名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说宫梦仁初名宏宗(应是历宗),在科举考试始终不能得中。一天他梦到前辈乡贤林春(明嘉靖年会元)赠书一册给他,因林春字子仁,所以宫便改名梦仁,从此在科举考试中一帆风顺,高中会元。

宫梦仁的幼年,正值明王朝风雨飘摇之际,但他没有受外界影响,自小博览群书,通读经史,十岁时就以才学享誉乡梓。1643年,宫梦仁的父亲宫伟鏐考中进士,被授以翰林院检讨,并被崇祯帝钦定为永王朱慈炤的讲官,父亲在仕途上取得的辉煌让20岁刚出头的宫梦仁倍加鼓舞。正当宫伟鏐欲在仕途有一番作为时,不料一年不到,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帝被迫在景山上吊身亡。无奈中,宫伟鏐返回泰州,长期居住在岳墩下的“春雨草堂”,在周边广栽桃柳,以读书著述,吟诗交友为乐。父亲的品德言行给了宫梦仁很深的影响。

清军入关后,为缓和与各民族间特别是和汉民族的矛盾,不仅礼葬崇祯帝,对前朝臣民“宫仍其职,民复其业,录其贤能,恤其无告”,后又昭告“凡明朝各衙门官员,俱照旧录用……其避贼回籍隐居山林者,亦具以闻,仍以原官录用。”(《清世祖实录》卷5,卷8)面对这样的怀柔政策,宫伟鏐不为所动,虽两次被举荐起用,均被他以“援独子终养乞归,隐居以保臣节”而婉拒。多年后,宫伟鏐还是因宫梦仁显贵的缘故,被清廷封赠光禄大夫通政使加三级。

明王朝的覆灭让宫伟鏐颇为痛心,但他也不反对儿子在新政权谋取官职。几年后,宫梦仁经过努力,成为廪生。

受康熙重用及嘉奖

取得初步成功后,宫梦仁一如既往地奋发苦读,由于江淮一带文风兴盛,才士众多,想博取功名并不容易。为此,宫梦仁返回原籍静海县备考,其间也常回泰州会晤友人。

清邑人夏荃《退庵笔记》记载了关于宫梦仁的一段笔记,称此事为他在宫梦仁行述中所见。康熙年间,宫梦仁和泰州守备贾维新、同学刘九皋在春雨草堂召请乩仙,吕祖降坛,想托请神灵指示未来。“神灵”通过卜卦人告知:“宫梦仁将在酉戌年高中,辛亥年春当再晤于凤凰墩西,同时还会有贾修美、刘子鹤。”果不其然,康熙己酉年(1669年),宫梦仁考中顺天举人,康熙庚戌年(1670年)在由礼部主持的会试中,高中会元。康熙辛亥(1671年)二月,宫梦仁回乡次日,来到一处地方设仙坛,贾维新对宫梦仁说:“这边就是凤凰墩西,前几年还是个瓦砾场,后来我在上面建了房子。”宫梦仁于是又再次召请乩仙,吕祖降坛,“神灵”所述与之前竟丝毫不差。

宫梦仁高中会元后,其间发生的一段插曲让他登科得以推迟。清学者叶梦珠在《阅世编》卷二记述“庚戌会元宫宗兖梦仁,以冒籍被论,虽旋即辨明,而不及与殿试。”原来,清代科举考试,各省参加考试的士子名额以及录

取人数均有限制,虽可在原籍或寄籍地应考,但有士子为取巧投机,冒充是其他省份(当然是名额相对较多的省份)籍贯投考。宫梦仁虽在后来证明了清白,但错过了当年殿试的机会。

康熙十二年(1673年),宫梦仁终在殿试中,高中二甲第五名进士,授予庶吉士。这个进士含金量很高,在全国前十名之列,也是宫氏家族进士中的最高排名。

担任御史是宫梦仁官宦生涯的起点,任职内他先后多次上疏,皆切利弊,受到了康熙帝的重视,不久后,他被官加一级,被任命为河南督理粮储道、中州漕储,专掌漕粮的监察兑收和督押运输。虽然此前没有经验,宫梦仁却节省一些不需要花费的开支,将多余的钱谷充实到军队的物资当中,没有扰掠地方百姓。出色的政绩让康熙帝对他倍加赏识,他先后担任湖广按察使、湖北驿盐道参议,提督山东学政,按察使副使、通政使,兵部督捕,大理寺少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通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兼兵部侍郎、福建巡抚等职务。

宫梦仁对闽台地区发展做出一定贡献,康熙三十六年(1697)四月,他在担任福建巡抚时,加强地区文化教育,革除积弊。其间多次去台湾视察,选拔能干的官员勘探地势风貌,绘制山川地图呈现给朝廷。另外,对府中库存钱粮仔细核对,确保没有出入。在律法上,他去除因一人犯死罪而牵连他人的刑法,严查克扣兵饷的陋习,经常处理公务到通宵达旦。

或许因为一些大的工作失误,康熙三十七年(1698)十一月,他因“居官劣,著解任。”(《台湾通纪》卷二),此时他须发已全白。

宫梦仁一度治理过水患,早年他上疏向康熙帝反映了淮黄泛滥的实情,要求紧急梳理海口,并绘图以示。康熙三十八年(1699)冬,他被重新起用,奉旨在苏北参与分修了高梁涧、龙门坝、高家堰等工程,治理过程中,宫梦仁露宿河岸半年之久,上下齐心协力,终使淮扬水患缓解。后张鹏翮担任河道总督时,康熙命张闭塞减水六坝,加筑高家堰堤岸,终使淮水尽出清口。由于宫梦仁的前期治水工作,后康熙帝在南巡时,特对他嘉奖。

著作收入《四库全书》

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第六次南巡,留驻扬州,罢官归乡、年过古稀的宫梦仁从泰州赶到扬州恭迎圣上,并将在泰州刚刚完稿的《读书纪数略》五十二卷进献康熙,得到了康熙的褒奖,传旨让其刊行,宫梦仁随后将书稿加以订正,拟定为五十四卷,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夏印成,并邀请了宰相陈廷敬、昔日同僚王鸿绪等人撰写了序言。书籍付梓之后,宫梦仁将书连同雕版上交朝廷,该书后被收入《四库全书》,成为了六十五种“类书”之一。

《读书纪数略》是宫梦仁较有影响的著作,编写过程中,宫梦仁参考了南宋王应麟的《小学绀珠》和明张九韶的《群书拾唾》两书。《读书纪数略》书目按照古代典籍中有关有数字的名词按类辑成天、地、人、物四部54类,其中天部分子目四,地部分子目十,人部分子目二十九,物部分子目十一。全书共四十多万字,内容较为丰富,增加了一些宋、元、明三朝之事,对古代名词、术语、成语、掌故等内容,也一一加以解释,是一部研究中国文学的大型工具书籍。这套凝聚宫梦仁心血的著作受到了后世诸多学者的推崇,鲁迅先生评价认为《读书纪数略》“可补《辞源》、《风俗通》之未备……”并将该书推荐给自己的日本学生增田涉。

除了《读书纪数略》,宫梦仁还整理汇编了父亲宫伟鏐的《春雨草堂》集,编辑有《文苑英华选》、《拏音集》、《续南宫旧德录》、《齐鲁诗》、《湖广通志》(与乌程姚淳焘等同纂)等大量著述。

乾隆派史官为他立传

据清乾隆五十年(1785)重修的《济宁直隶州志》记载,有个叫李曰道的人,很有才华,因对清朝不满,便隐居著书。宫梦仁在担任山东学政时,听说这人很有才干,想见他却没有如愿,在读到李曰道所写的书后,宫梦仁很感慨,引用明代忠臣杨继盛诗句,在书上题写了“铁肩担道义,棘手著文章”以示对李曰道品德和才学的敬重。从上面故事可知,宫梦仁对诗文也是有所涉猎的。

宫梦仁除著有《齐鲁诗》外,《诗观》、《淮海英灵集》、《江苏诗征》、《广陵诗古编》、《晚晴簃诗汇》等诗集中也收录了他的一些诗作。其中,传诵最广的当属《八达岭》和《清江送张友鸿之滇中司理并寄讯藩臬诸公》两诗,前者为五言律诗,全文为:“八达传天险,征涂迥未经。童山当昼白,绝涧入秋青。马首穿云盖,人声转石屏。侧身高处望,潇洒意常醒。”全诗以景寄情,气势雄健。后者为七言律诗,为送友人赴任并问候其他友人所作,前首两句“箫鼓中流杂棹歌,仙郎拥传下牂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收尾句“昆明战伐今何似,寄语加餐老伏波”则希望云南地区战乱平定。

宫梦仁多才多艺,精通书画,河北博物馆、泰州博物馆等处均收藏了他的一些作品。泰州博物馆还收藏有和宫梦仁有关的《人文双鉴》书法册页,为泰州进士杜光先于康熙甲午年(1714)元旦所抄录,该册页近40页,其中部分内容为宫梦仁关于如何做人和做文的警示格言和文字,前论人后论文,故名“人文双鉴”。

清代康熙年间,担任总督、巡抚之类重要官职的多为满人或汉军旗人,汉人担任督抚者“十无二三”,而宫梦仁以汉人身份成为督抚高官,在当时整个淮扬地区是十分少见的。乾隆四十五年(1780),退仕回乡的宫梦仁侄孙宫焕文(雍正进士)趁乾隆第五次南巡时,赴扬州面圣,请求为宫梦仁立传以“彰显其德”,乾隆当即应允。乾隆五十二年(1787),乾隆帝特派史官潘庭筠为宫梦仁立传。彼时,宫梦仁已逝世七十四年。

本文来源:泰州晚报 2012年8月26日 http://sz.tznews.cn/tzwb/html/2012-08/26/content_89496.htm

[attach]182[/attach]






欢迎光临 中华宫网 | 宫文化 | 因宫而聚,因网而家! (https://kung.org.cn/) Powered by Discuz! X3.2